cad2025 電腦輔助設計與實習

  • Home
    • SMap
    • reveal
    • blog
  • About
    • Mind-Map
    • AI
      • Teams
      • Prompts
    • Homework
      • HW2
      • Plotter
  • Topics
    • Network
    • ICMP
    • IPv6
    • DNS
    • Proxy
    • Web
      • Codespaces
  • Software
    • Git
    • CMSiMDE
      • Flask
    • Solvespace
      • Compile
    • NX
      • NX2312
      • License
      • NX2506
    • Onshape
    • Webots
      • Fourbar
      • TimeStep
      • Clouds
      • Talks
      • Blender
      • Ardupilot
  • Tutorial
    • Stage1
      • Tutorial1
      • Tutorial2
    • Stage2
      • Tutorial3
      • Distancesensor
      • Tutorial4
      • Tutorial5
    • Stage3
      • Tutorial6
      • Tutorial7
      • Stream
      • Webots Server
  • Projects
    • Control
    • Printer
    • Otto
    • Otto_ninja-1
      • Simplify
    • OpenDuck
    • Pupper
    • JetAcker
  • Brython
  • Ref
    • Reeborg
      • ex1
      • Otto_ninja-2
    • Pyodide
    • Pyodide_ex
    • Pyodide2
      • robot.py
      • Example2
    • Pyodide3
      • png_files
      • Harvest
Compile << Previous Next >> NX2312

NX

目前全球業界對 Siemens NX X(不是 NX,而是 NX 雲端版)接受度如何? 總數大約多少? 優勢與弱點何在? 競爭對手產品有哪些?

目前台灣業界對 Siemens NX X(不是 NX,而是 NX 雲端版)接受度如何? 總數大約多少? 優勢與弱點何在? 競爭對手產品有哪些?

Siemens NX2312 與 NX2506 在 CAD 零組件繪圖部分的功能,最大的差異為何? 為何會有這些改變?

Siemens NX2506 的變更內容:

零件繪圖:

現代化 UI:鉛筆游標、動態手柄、顏色編碼 snapping(紅:無 snapping;黃:點對曲線;綠:重合)。

支持多輸入(滑鼠、觸控筆、觸控螢幕),MB1 按壓拖曳創建線/弧。

手勢控制:搖晃斷開切線、MB2 方向鎖定、塗鴉手勢修剪/延伸。

新工具:鎖定長度/角度/半徑參數、鏈接曲線創建輪廓、從中點創建線、正方形從中心、Tangent Sliding(切線滑動)。

生成參考幾何與無限線/線段選項。

建模與組立:

Axial Pattern 新增:結合圓柱/線性圖案,支持錐面與軸向交錯(Stagger),整合至 Pattern Feature/Geometry/Face/Reference Pattern。

Interpart Navigator with Diagram:視覺化組裝關係(黑線:結構;綠曲線:關係),Pack Nodes 隱藏無連結節點。

增強 Boolean(Unite/Subtract/Intersect):支持空特徵組、非交集處理,排除薄片體。

Mirror Body:刪除原體選項、智能收集器自動偵測。

Offset Surface:自動偵測自交點並警示,Split Output along Boundary Curves 維持表面連續性。

UI:

直觀 UI 與 API 支援,保留舊互動但新增現代方式。

更好錯誤處理(如自交點警示)。

這些 NX2506 改變主要源自 Siemens 對客戶反饋的回應,以及產業趨勢需求:

提升生產力與靈活性

在 NX 2312 版本之後,Siemens 收集了大量用戶反饋,指出傳統 Sketcher 工具在處理複雜零件繪圖時存在明顯的效率瓶頸,例如需要頻繁切換命令、多次點擊調整 snapping(吸附)點,以及手動處理曲線連續性,導致設計流程緩慢且容易中斷創意流程。

這些問題在高密度零件建模中尤為突出,例如涉及多層輪廓或精確尺寸約束的零組件設計。為了應對這些痛點,NX 2506 對 Sketcher 進行了全面重構,引入了更先進的手勢控制、拖曳式互動以及智能 snapping 機制。具體來說,廢除了舊版的獨立 Profile 工具,取而代之以整合的線條和弧線創建模式,使用者可以透過按壓拖曳直接生成輪廓,同時支援動態手柄調整和顏色編碼 snapping(例如紅色表示無吸附、黃色為點對曲線、綠色為完全重合),這大大減少了對話框彈出和步驟切換。Siemens 官方將這些改進形容為「遊戲規則改變者」(game-changer),因為它們能將繪圖時間縮短 20-30%,讓設計師更專注於創意迭代而非繁瑣操作。

適應現代硬體與工作環境

NX 2506 的更新特別強調對現代硬體的適應性,主要是為了回應遠距工作、行動設計和混合辦公環境的興起。在 NX 2312 中,互動主要依賴傳統滑鼠和鍵盤,缺乏對觸控設備的優化,這在平板電腦或遠端協作時成為限制。NX 2506 引入了多輸入支援,包括觸控筆、觸控螢幕和手勢操作,讓使用者能在平板或混合裝置上流暢進行零件繪圖,例如透過觸控拖曳直接創建弧線或調整 snapping 點。這不僅滿足了遠距設計需求(如在家或現場使用平板建模),還降低了對專用工作站的依賴,提升了工作靈活性。

此外,顏色編碼 snapping 和動態 UI(例如實時手柄和視覺反饋)進一步改善了使用者體驗,這些元素提供即時視覺指引,減少了試錯時間並降低學習曲線。新手設計師能更快上手,而資深用戶則受益於更直觀的互動,例如在複雜零組件繪圖中,動態 UI 能自動突出潛在錯誤(如自交點)。這些改進源自 Siemens 對使用者工作環境的調查,旨在讓 NX 成為更包容的工具,支援從桌面到行動的無縫轉換,從而適應現代工程師的多樣化工作模式。

產業需求驅動

汽車和航太產業對高精度組件建模的需求是 NX 2506 更新的一大驅動力,這些領域常涉及複雜的零組件組裝,如引擎部件或飛機結構,需要精確的關係管理和表面連續性。在 NX 2312 中,組裝分析工具較為基礎,容易在下游模擬階段暴露錯誤。NX 2506 引入了增強的 Interpart Navigator,配以圖表式視覺化(Diagram 模式),使用黑線表示結構關係、綠曲線顯示約束連結,並支援 Pack Nodes 隱藏無關節點,這大大提升了組裝效率,讓工程師能快速診斷和解決零組件間的潛在衝突,減少了下游錯誤如碰撞或不匹配。

同時,Boolean 操作(Unite/Subtract/Intersect)和 Mirror Body 功能的增強針對高品質表面需求,例如支援排除薄片體、非交集處理,以及智能收集器自動偵測和刪除原體選項,確保表面連續性(G1/G2 連續)。這直接支援下游模擬(如有限元素分析)和 CAM 製造,特別在汽車(精密齒輪組裝)和航太(輕量結構)中,避免了重工並提升產品品質。這些改變源自產業反饋,Siemens 透過客戶調查和合作(如與製造夥伴)確認了這些痛點,目的是讓 NX 更好地服務高精度應用,維持競爭優勢。

技術進展

Siemens 一直強調 NX 作為統一平台的定位,將 CAD、CAM 和 CAE 整合成一體化生態,這是 NX 2506 更新背後的核心邏輯。相較 NX 2312 的穩定基礎,NX 2506 引入了與 AI 工具的深度整合,雖然 AI 並非核心 CAD 功能,但它影響整體工作流程,例如透過 AI 驅動的自動特徵辨識、優化建議和數字孿生模擬,輔助零件繪圖和零組件建模。具體來說,NX 2506 與 Teamcenter 2506 聯動,提供 AI-powered 功能如生成式設計輔助和實時決策支援,這讓 CAD 流程更智能,例如在 Sketcher 中 AI 可建議 snapping 優化,或在 Axial Pattern 中自動調整參數以符合製造約束。

這些更新旨在提升 NX 的競爭力,面對如 SolidWorks 或其他 CAD 軟體的挑戰,Siemens 透過 AI 和雲端整合(如 API 連接和雲端製造服務)讓 NX 更具前瞻性,支援工業級 AI 應用如 CNC 優化和部件生產效率提升。官方釋出註記強調這些進展是為了增加效率和創新,基於技術趨勢如 AI 與數字孿生的融合,讓 NX 2506 不僅是工具升級,更是平台演進。

Siemens NX 與 NX X 的並存情況

根據 Siemens 官方訊息,NX 與 NX X 將一直並存,並非互斥或取代關係。NX 是傳統的 on-premise(本地安裝)版本,提供完整的 CAD/CAM/CAE 功能,適合需要高度自訂化與本地控制的企業;NX X 則是基於雲端的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版本,強調雲端授權、即時更新與協作,針對現代混合工作環境設計。兩者建構於相同的 NX 架構與資料模型之上,確保完全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可無縫共享資料與功能,支援從設計到製造的全流程整合。這一並存策略是 Siemens Xcelerator 平台的核心部分,讓用戶根據需求選擇部署方式,而非強制遷移。

關鍵官方依據與細節

並存與互通性確認:Siemens 明確表示「All Siemens Xcelerator software, including all NX products, are interoperable and can share data seamlessly」(所有 Siemens Xcelerator 軟體,包括所有 NX 產品,皆可互通並無縫共享資料)。這涵蓋 NX(on-premise)與 NX X(雲端),允許用戶在兩者間自由切換,而無需資料轉換或相容性問題。 例如,NX X 的桌面安裝版使用雲端授權,但可與傳統 NX 整合,支援混合環境。

部署選擇的靈活性:官方文件指出,「Whether you want to manage your own IT environment or leverage software as a service, Siemens' NX CAD has licensing options for how you work. You'll have the same core features and release/update cadence no matter how you choose to run NX CAD.」這意味無論選擇 NX 或 NX X,都享有相同核心功能與更新節奏(每 6 個月新增模組),確保並存不會導致功能落差。 NX X 提供四個階層(Essentials、Standard、Advanced、Premium),但不取代 NX,而是作為補充,讓小型團隊或遠距協作更便捷。

未來更新與持續支援:在 2025 年夏季更新中,Siemens 同時發布 NX 與 NX X 的新功能,如 AI Copilot(設計輔助)、沉浸式工程(mixed reality 協作)與流體模擬,證明兩者將同步演進。 官方強調 NX X 的雲端管理(自動更新)與 NX 的本地穩定性將長期並行,無終止傳統版本的計畫。這回應產業趨勢,讓企業逐步過渡至雲端,而非強迫。

為何會並存?

Siemens 的策略是提供「選擇權」(it's your choice),回應不同用戶需求:大型企業偏好 NX 的自訂化與安全性;新創或分散團隊則青睞 NX X 的低門檻與協作。 這種並存不僅維持市場領導地位(NX 在 CAD 評比中高分),還加速創新,如透過雲端整合 AI 與數字孿生。 若需遷移,Siemens 提供工具與支援,確保平滑轉換。


Compile << Previous Next >> NX2312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This template is made with by Colorlib